唯心相交,方成其久远。一份银行的“全景图”,对接着千万客户的梦想及希望,标示出一个区域的发展前景。庐江农商银行不断以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精神,与“三农”携手续写新篇章。
新常态,“换挡不失速”。庐江农商银行自改制以来谨慎处理“老”与“新”的交替关系,避免“高台跳水”。早谋划,早行动,点、线、面多方位提升服务水平、创新信贷品种。该行一方面通过“金融知识进万家”、“二扫五进”外拓营销、“神秘顾客”暗访等方式,不断优化服务意识、服务环境、服务行为和服务产品,特别是在柜面服务上,切实做到“五声服务”,巩固在农村市场的优势,把优势转变成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。截至2015年,各项存款余额达104.12亿元。另一方面以打造小额农贷品牌为着力点,规范操作,狠抓基础管理,进一步延伸服务领域,把纯农户、种养专业户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、个体工商户、社区居民都纳入小额农贷的支持范围,开办“林权抵押”、“渔网手牵手”、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”等贷款品种,满足农民多元化、多层次的信贷需求。截至2015年,各项贷款余额达59.43亿元,涉农贷款52.7亿元,较年初增加9.71亿元,小微企业贷款38.9亿元,较年初增加6.86亿元。该行以真抓实干的作风,唱响“三农”中的“中国好声音”。
互联网金融,“转型不转向”。余额宝、蚂蚁花呗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,推动了金融业迈向更“高端”,指尖金融已地毯式的进入千村万户。庐江农商银行不做“追逐者”敢做“领跑者”,遵循“丛林法则”争当“领头羊”。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,该行在推广“手机银行”、发展“社区e银行”的基础上,着力打造服务“三农”的便民银行,让广大客户享受高效、快捷、便利的金融服务,实现城区与农村“两个轮子一起转”的良好局面,努力打造专业化、多元化、便民化的“农村金融服务平台”。老企业的“新绝活”从年龄层上说,既满足了手机控们的金融需求,又填补了互联网金融在乡村老年人中的业务空白,立足三农,不忘初心。截至2015年,该行发展网银33181户,发展POS机1091 户,手机银行49563户,发展社区e银行商户420户。
古语有云,“刷金的菩萨不经擦”。务实的农商银行人以“实”字为先,紧锣密鼓的推进内控好、服务好、效益好的“三好银行”建设,本着心系“三农”的初心,向着更高的规划目标迈进。